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教育文化 > 教育资讯 > 正文
今日热闻!社会常识素养课,帮大学生迈好进入社会“第一步”
2022-12-20 10:20:36 来源: 光明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10月23日,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林业专业的研究生和专家一起在进行桂花新品种选培研究。时补法摄/光明图片

从福建省福安市占西坑村走出去的大学生陈清(左)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理财入门知识、理财工具、常见理财骗局……这学期,一门理财公开课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与学生们见面。“进入大学后,很多同学是第一次自己管钱,希望通过理财课,教同学们更合理地规划各项支出,少在投资上踩坑。”授课教师表示。

“从校园出来,‘第一课’就是接受社会的‘毒打’!”这是部分毕业生的吐槽。面对越发信息化的现代社会,不少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大学生直言“没有做好准备”。有的因为不知道劳动合同究竟该防哪些陷阱、被毁约不知如何维权而在求职上吃亏;有的选择落脚大城市,却发现“租赁平台和房东满是坑”;有的挣到了第一笔工资,却一不小心踏入“消费贷”等理财、金融、消费类陷阱……

就业季,网络话题“大学生真的很需要这门课”悄然登上各社交平台的热搜。面对大学生走向社会“第一步”面临的种种难题、风险,部分高校尝试开设了恋爱课、法律通识课、财经素养课、健康素养课等社会常识素养类课程。这类课程究竟能否缓解大学生走向社会“最初的迷茫”?记者进行了采访。

1.从“父母宝贝”到“社会人”,课程走俏凸显求知渴望

“开了好几个班,每天有课,周六周日更是全天上课。”2008年,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晶开设课程“婚姻家庭法”,火爆程度超出了她的想象。她表示,由于今年选修人数又爆满,课程在两个校区共开了三个班,每个班200多人。

“婚姻并不是一纸证书那么简单,在大学里需要有一门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关系。”张晶分析,课程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近年来学生们对婚姻方面的知识需求越来越大,“课程内容涵盖了婚姻的传统文化和家庭生活中需要运用的法律知识,能满足学生们的求知欲。”

“这课很难抢,要拼网速和手速,我很幸运地抢到了。”让该校城乡规划专业2020级学生鄢玥琳觉得“值得”的另一门社会常识类“爆款”课,是法学与经济学院教授贺尊开设的通识选修课“恋爱婚姻经济学”。

记者注意到,该课程“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剖析恋爱婚姻中的种种行为”,以经济学理性分析“怦然心动”能否通向幸福,可谓直击学生的需求“痛处”。课程不仅向青年学生指明恋爱之路在于“先好好地选择你的爱,然后好好地去爱你的选择”,而且针对“天价彩礼根源在哪儿”“结婚行为传递何种信号”“养孩子为何越来越贵”“婚姻制度如何演变”“好的婚姻形式如何产生”等诸多现实问题,展开由表及里、深入浅出的分析。

贺尊把该课的能力目标设定为初步掌握有关恋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恋爱的成本和收益分析、婚姻制度的社会演化、交易成本经济学与家庭分工等,提高恋爱、婚姻过程中的理性行为抉择能力。“开设本门课程,不仅希望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和原理,使其能够分析恋爱婚姻家庭中的行为抉择,更希望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学独特的分析视角、解释人类行为的智慧,为构建美好生活提供智力支持。”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陆亭看来,社会常识素养课在高校受到“热捧”体现了高校学生面向未来不确定性渴求全面发展的心态。“进校门前是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出校门后是人才,是国家的栋梁。大学是使学生由‘家庭人’转变为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毕业后学生走向社会,不仅要能自食其力,而且要尽到家庭和社会责任,这有赖于大学对学生的专业化培养和全面素养培育,这类课程就是很好的载体。”

2.从生活技能到“避坑”技巧,课程目标指向“育‘全人’”

“证据如何影响被法官认定的事实?比如借钱,明明借了,没有有效证据,可能被认定为没借;虚假证据却没法质证,明明没借却可能被认定为‘借了’。”在华北电力大学王学棉教授“生活中的纠纷与解决”课堂上,王教授一正一反举例“挑战”着大家固有的认知。“这一课很能指导实践,不少同学开始意识到‘原来证据如此重要’,逐渐培养起留存购物小票、发票、打车票的习惯。”

“生活中到处都是纠纷,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方面的事例,一些人因为找不到合理的处理方式,最后把一件小事弄得不可收拾,甚至酿成悲剧。”作为第一批国家精品慕课的授课人,王学棉这样阐述开设课程的缘由。

“很多大学生对专业能力很重视,但不是光有专业知识就能够在社会上生存,还要掌握很多基本技能,其中就包括法律常识。”王学棉表示,“例如,购买了电子书,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就把内容上传到网上是否侵权?写学术论文如何避免抄袭和学术不端?这些问题学生大多会遇到。如果不具备基本法律常识,可能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都不自知,相反,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也不知道如何维护。”

类似的课程还有很多,四川大学开设的“财富的理性本质——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课程从学生个人成长、商业文明进步及二者交互发展的角度,引导大学生理解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领会金钱的社会价值和局限,认识财富的理性本质和变迁,提高学生的财经素养。

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大学生形象与礼仪”帮助学生认知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落落大方、彬彬有礼,“让自己生命阶段性的成熟更加完善”。

跟大厨学做菜、跟校医学急救,花卉培养、理发技能……每周三至周六,多样的劳动实践课堂会按照课表在北京师范大学校园准时开讲,激发同学们探索、创造的兴趣,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我认为这类课程意义很重大,是对学生开展‘全人化’培养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实行大类培养的初衷也在于此。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不再是‘精英教育’,‘全人教育’非常重要。”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教学研究室主任刘媛表示,学校开设了法律、财经、健康类素养课,近年来“常讲常新”,给予同学们更多选择。

3.从新讲法到新形式,素养培养“走心也走新”

即使是非法学专业学生,在这门课上也过了回“法官瘾”。

2021—2022春季学期,清华大学公选课“法律基础”的考核不再是期末笔试或“小论文”。教学团队集体研讨并精选若干国内外法律热点与经典案例,如昆山反杀案、泸州遗赠案等,要求选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判决书为基础对上述司法案例展开研究,并以“课堂展示+文字报告”形式完成考核。

“这一过程既锻炼了学生阅读法律文书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法律实务工作,亦能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案例背后隐含的法理,以例促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负责人介绍,该课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丰富的法律素材,引导学生研读经典法律著作,把握法律的丰富细节。

理工科学校社会素养课“师资难求”,华北电力大学通过慕课的形式和其他学校互认学分,共享优质资源;为避免“捞学分”“凑课时”,长沙学院法学通识课引导学生拍摄情景剧、翻转课堂、情景式教学,实现“三贯通三融合”,提升教学效果……融入思政教育、社团活动、朋辈交流活动、就业指导,社会素养教育培养面不断扩大。

王学棉表示,因为具备两个优势,社会素养课是不可替代的。“第一是系统性,一门选修课,一般最少需要16学时,如何引入、展开,如何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必然要设计一个整体架构,所以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有体系的;‍第二是知识的精准性,学生自学往往通过网上检索,信息碎片化,主观性也很强。专业教师授课可以避免这些弊端。”

王学棉认为,向非专业学生讲专业选修课或者社会素养课,实际上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课程内容要跟随社会变化不断更新;二要精准定位学生需求,分析受众群体,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三要精心策划,注意选取讲述的角度和技巧。“例如讲著作权问题,如果课程就叫‘著作权法’,可能让学生觉得很遥远,而换成‘论文中的著作权’就一下子贴近了;讲纠纷,就不能选专业课上的疑难案例,一要有趣,二不要太过疑难,三要有代表性,高发多发。”王学棉告诉记者,近年来他的课常讲常新,互联网中的法律问题、民法典等也逐渐纳入了课程内容。

“高等教育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这种专业能力包括不断学习的能力、思维能力,也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除了通过结构化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外,如何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素养需求,学校也要统筹考虑,要有总体思路。”马陆亭表示,对于心理学、财经素养等体系性、逻辑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开设选修课,但如果每一类都泛泛开设,会造成课程“庸俗化”,“学校也可以更多采取讲座、沙龙等形式,既给学生传递知识,也丰富了校园生活”。(记者 周世祥)

责任编辑:hN_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