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从2023年开始,大学不再给毕业生发放就业报到证,也不再将此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传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去向登记制度将取代就业报到证,成为大学生离校、迁户、转档、就业的必要凭证。
取消就业报到证的呼声一直有。
2022年,一名高校毕业生在人民网留言板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据该毕业生所述,他2012年7月大学毕业,9月入职通信部门派遣员工岗位、签订合同并缴纳社保。但是其工作地点和本科学校距离较远,没有及时回校办理相关手续,在2013年6月才办理报到证等资料,报到证时间为2013年6月,比毕业时间推迟了将近一年。该毕业生现考入公务员系统,组织部门以简历与报到时间不符怀疑本人做假。虽然后来解释清楚了,但通过这一经历,他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尽快规范相关政策,呼吁“废除就业报到证”。
网络平台某主播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去年毕业时,有一个毕业生没有落实工作单位,不知道该到何处报到,就拿着报到证去了社区,但社区并不接纳,“拿着报到证,没有地方去报到,让人感到很困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教育学者熊丙奇表示,就业报到证完全可以被毕业证、就业协议、聘用合同替代,无论是考取公务员,被各类企事业单位聘用,还是灵活就业,都可以凭毕业证书及公务员录用通知、企事业单位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等,到相关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自主创业者也可凭所创办的公司企业资质证明和毕业证书,办理人事代理、社会保险户档转移等手续。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一项关于本科院校大学生灵活就业的相关调查显示,2020年到2022年,本科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比例从8.8%上升到20.5%,且以自由职业形式为主,单位就业比例呈下降趋势,慢就业逐步增加。同时,专科院校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占比从15.4%上升为28.4%,硕士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的比例也在增加,其中农学、社会科学专业灵活就业比例相对较高。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教授毛宇飞指出,取消就业报到证这一制度的出台,对于部分灵活就业的同学来说非常及时,“取消就业报到证制度,符合现在新就业形态的导向,对于大学生多元化就业来说也是一个积极信号”。
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李长安表示,“取消就业报到证是优化就业服务的一个重要措施,减少了报到的环节,使学生就业程序更便利。”
近日,对外贸易大学召开会议,制定了《2022年毕业生就业创业“百日冲刺”工作方案》。采用校园招聘、访企拓岗、就创指导、精简手续、精准帮扶、宣传推广等措施进一步拓展就业岗位,要求做实做细就业指导服务,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高校领导带队去拜访企业,加强校企之间合作,这招非常有效,能为大学生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李长安说。
熊丙奇指出,取消就业报到证说到底是落实放管服改革。在他看来,取消不必要的证明材料,简化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是方便毕业生就业的便民之举。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就应该清理不必要的证明、盖章、手续,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服务工作。

-
空调病能自愈吗?空调病吃什么药?空调病主要是由于在密闭环境中,因为开空调时往往会关闭门窗,部分人群就会出现乏氧症状,比如头晕、头痛,部分人群可能更敏...
-
吸入甲醛后如何排毒?吸入甲醛后会一直停留在体内吗?吸入甲醛以后,由于吸入的浓度不一样、症状不一样,排毒的方法也不一样。如果只是家庭装修有甲醛味,脱离环境,即为非常好的...
-
酒精过敏吃什么药?酒精过敏的症状是什么?酒精过敏没有特效的药,和其他东西过敏一样,就是对症的抗过敏治疗。酒精过敏是由于体内缺乏乙醇的转换酶,这样乙醇就不能代...
-
中毒性菌痢多见于什么人?中毒性痢疾分为哪三型?中毒性菌痢不是发生在某个人或某种特定的人,因为是由于吃到不洁或者不干净食物导致的结果,所以并非体质弱或者某些人易感。...
-
甲醇有毒吗对人体有害吗?甲醇是易燃液体吗?甲醛有毒,对身体有伤害,所以不要粗心大意,感觉浓度不高,对身体伤害不大。实际上浓度不高,如果长时间的接触,也可能引起...
-
空调病能自愈吗?空调病吃什么药?
2023-05-31 10:52:06
-
吸入甲醛后如何排毒?吸入甲醛后会一直停留在体内吗?
2023-05-31 10:51:14
-
酒精过敏吃什么药?酒精过敏的症状是什么?
2023-05-31 10:50:05
-
中毒性菌痢多见于什么人?中毒性痢疾分为哪三型?
2023-05-31 10:49:00
-
甲醇有毒吗对人体有害吗?甲醇是易燃液体吗?
2023-05-31 10:47:32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2023-06-05 09:21:21
-
袁家健:紧紧抓住抢时抢收抢种 争分夺秒保夏粮保种子 为保障粮食安全多做安阳贡献 环球资讯
2023-06-05 09:17:00
-
十足电力保障护航2023年高考-独家
2023-06-05 09:01:33
-
高考前焦虑?三脚凳模型帮你调整心态
2023-06-05 09:18:43
-
天天热资讯!工信部明确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2023-06-05 09:05:28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06-05 09:11:37
-
AI时代到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如何提升
2023-06-05 09:13:57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2023-06-05 09:01:33
-
当前热点-知名景区突发火灾 山上索道停运景区停止售票
2023-06-05 09:11:26
-
北大自杀女生包丽男友牟某翰涉嫌虐待罪案,将于6月7日宣判
2023-06-05 09:04:35
-
南阳市召开“三夏”工作专题视频调度会
2023-06-05 09:16:29
-
督促监护令:给“不及格”家长补补课|环球今亮点
2023-06-05 08:57:40
-
长沙机场回应“19元青菜只有几片”:要求下架_当前关注
2023-06-05 09:17:36
-
环球观点:县城停车费贵比省城 河北任丘“智慧泊车”陷入“车主拒缴-员工欠薪”僵局
2023-06-05 09:01:00
-
又有基金宣布清盘 年内基金清盘数量超百只
2023-06-05 09:13:06
-
官方辟谣“迪士尼有望落户武汉”:这是假新闻 今头条
2023-06-05 09:12:55
-
毛坦厂中学88辆大巴车送考生出征 家长冒雨为孩子们加油打气
2023-06-05 09:12:45
-
深圳出台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应用_世界新动态
2023-06-05 09:15:09
-
世界环境日丨以色列科学家为珊瑚寻找最后的栖息地
2023-06-05 09:03:25
-
“别人家的孩子”真叫人眼气(下)
2023-06-05 09:14:54
-
全球短讯!韩国发布赴华旅游安全预警 提示“谨慎前往”
2023-06-05 09:02:07
-
好一对难兄难弟
2023-06-05 09:20:43
-
天天即时看!通达股份控股股东史万福完成减持计划:一个月内套现约1.3亿元
2023-06-05 08:59:10
-
发生地质灾害,如何避险自救?这份自救指南请收好→
2023-06-05 09:13:51
-
不断加力为新消费发展破障碍、通堵点 促进新消费模式持续壮大-最新
2023-06-05 09:00:18
-
超跌板块反弹 336亿资金借道ETF扫货
2023-06-05 08:57:06
-
宅基地引纠纷 “警调联动”促和谐
2023-06-05 08:59:02
-
全球热文:净化道路环境 护航学子高考
2023-06-05 09:20:42
-
每日快讯!2025年形成“无废城市”建设洛阳模式
2023-06-05 09:16:23
-
洛阳举行第一届大学生外贸达人赛决赛_天天实时
2023-06-05 08: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