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教育文化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世界速看料】点燃科技火花 为大山孩子们创造更多可能
2023-02-28 09:12:48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关注河南热线

带着VR眼镜的马菲雅(左)和廖文婷。 黄婷/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县二中“未来教室”。

信息技术课教师冉玲莉在“未来教室”给学生上“听音探案”课。受访者供图

2022年12月初,甘肃省第一间“未来教室”在陇南市文县二中落成,科技让孩子们与外面的世界有了连接,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更广阔科技和数字世界的窗户,深受孩子们欢迎。

文县二中校长许伟认为推行科学教育是一场接力赛,他们现在做的只是第一棒,只有“搭起架子,树起旗帜”,才会让更多人意识到科学教育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并按照这个方向去实践……

在甘肃省文县碧口镇文县二中的“未来教室”,初一(5)班的学生廖文婷带上VR眼镜,“看到”了只在课本、电视上见过的天安门,那场景真实到让她一时说不出话。后来,她又“体验”了过山车、“到了”海底世界、“看到”在太空漫步的宇航员向她招手……

另一边,在老师的带领下,廖文婷的同学马菲雅经过几次尝试,终于用3D打印机做出了自己设计的笔筒。看到笔筒成型的那一刻,马菲雅内心既激动又满足。这个她之前只在电视上看到的高科技,原来比她想象的还要方便和快捷。

VR眼镜和3D打印机对许多城里的孩子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对文县的学生来说却是新奇的宝贝。这间“未来教室”由中国记协联合腾讯公司向文县捐赠,是甘肃省第一间“未来教室”,于2022年12月初落成和投入使用。它为文县二中的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更广阔科技和数字世界的窗户,深受孩子们欢迎。

文县曾属于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也是甘肃省23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文县二中所在的碧口镇,位于甘、川、陕三省交界处,此地山大沟深,长期以来交通不便。

好在科技让孩子们与外面的世界有了连接,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和探索,也让地处偏远的文县二中在近两年配备了智能黑板、智慧班牌、智慧教室、VR实验室和“未来教室”,并完成了门禁系统、宿舍系统和食堂的智慧化改造,成为甘肃省信息技术标杆校。

事实上,在山区中学推行科学教育有诸多不易,在这背后有许多人在默默努力,大家有着同一个心愿,那就是点燃大山孩子们的科技火花,为他们创造更多可能。

用更先进的科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文县二中校长许伟曾在多所学校任教,他深知在农村地区,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而使用高科技教学设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城乡教育的差距。

在许伟看来,如今普通的多媒体教室,对学生已经没有吸引力,只有通过更先进的东西,才会让他们对科技产生兴趣。

上了近十年信息科技课的冉玲莉能明显感觉到这门课程这些年的变化。“以前更加侧重理论包括常规知识的学习,比如让学生学会操作常规应用软件,现在则是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实践出来。”然而,地处偏远,缺少高科技设备和专业老师阻碍了学校推行科学教育。

让许伟有些难为情的是,因为一些硬件设施非常贵,考虑到经费有限,每次参加科技类比赛时,他和副校长董文超两人不得不仔细对比参赛项目的价格,然后选择最便宜的项目。得知有学校已经建立能通过开源硬件组装机器人的“创客教室”,两人也有些羡慕。

中国记协派驻文县挂职的副县长张业亮在走访和调研中发现,由于财政资金有限,文县各学校的教学设备普遍比较陈旧,一些老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跟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较大,不擅于利用小程序、App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是山区中学开展科学教育面对的难点问题。

在他看来,要改变年轻一代,最优的路径还是教育。“所以我们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来改善这里的教育环境,建足球场、成立合唱团、给幼儿园捐早教产品、为有需要的学校提供编程课程……”张业亮说。

“未来教室”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引入文县二中的。它包括互联与直播录播设施、开源硬件、VR和3D打印等科技体验设备,以及相应的信息技术科技课程、教师培训和青少年科技类赛事活动组织。

腾讯成长守护高级总监郑中表示:“打造‘未来教室’项目的初衷是给孩子多一种可能,一方面希望培养孩子们科学使用网络的习惯,另一方面希望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

对于如何使用“未来教室”,董文超有自己的想法,“首先是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们体验现代科技的设备,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其次才是根据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开设一些简单的课程,然后逐步加深,通过两年、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一些比较复杂的科学任务,甚至做出一些成果。”pagebreak

推行科学教育是一场接力赛

事实证明,“未来教室”的引入的确打开了文县二中老师和学生的视野。

听说要成立“未来教室”科技兴趣小组,廖文婷和马菲雅两人立刻报名参加,并学习了图形化编程和3D打印课。如今,马菲雅已经会做一些小游戏,而廖文婷则十分期待自己学习更多编程知识后制作出一个机器人,“我觉得机器人可以让生活变得更便利。”

有的学生学习图形化编程后,会主动来找冉玲莉问一些实际操作的问题。学生们的求知欲让她感到很欣慰,“我们的孩子并不缺乏创造思维,也非常聪明,如果有相应的科学课程,是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的。”她希望学生们在学会一定的科学知识后,能把知识用于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未来教室”建成后,董文超发现孩子们的兴趣远超他的预期。当他和班上的学生说要带他们去“未来教室”上课时,孩子们很兴奋。“我看到了他们的渴望,希望通过在‘未来教室’的学习,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科学兴趣点。”

实际上,推行科学教育的益处不仅在学生,对老师教学方法和知识的更新,以及促进学校管理方面同样有推动作用。

新设备用得不熟练,老师们便主动加班摸索。有一天晚上九点多,许伟回学校处理事情,发现冉玲莉还在“未来教室”研究3D打印建模之后如何切片的问题。“我们面对的孩子学习知识的方式不同于上一代人,在科技更新换代迅速的当下,只有教师跟得上,学生才能走得快。”冉玲莉说。

许伟认为推行科学教育是一场接力赛,他们现在做的只是第一棒,只有“搭起架子,树起旗帜”,才会让更多人意识到科学教育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并按照这个方向去实践。“科学教育就需要这样一棒接一棒的接力做下去。”(见习记者 黄婷)

责任编辑:hN_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