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意”来自“书意”
2018-06-25 14:38:53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九谿峰壑图轴(国画) 清 弘仁 上海博物馆藏
九谿峰壑图轴(国画)清弘仁上海博物馆藏

宾虹老作篆,每以古籀法中圆转用之,求婉曲错落之变化,非秦汉后小篆、汉篆之平直法。曾读先生“隐者有山泽间友,超然如神仙中人”联语,淳雅静穆,笔用金石气,文见山林气,非从容闲适、气格清和者不能得也。

中国书画重“神似”源于点画之“意”。“画意”来自“书意”,如细笔游丝皴,由钟鼎阳文而来;粗笔兰叶皴,由汉魏隶行中而来。“书意”来自“天然”,阴阳之变,天地化醇也。

东坡论鲁公《东方朔画赞》有“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语,评骘甚当。“栉比”为一法,排列紧密,吴缶翁行书多用此;“清远”又一法,排列疏朗,八大山人多用此。

明人周昉,字元亮,号草庭,读书乐道,以古人自期。善诗文书画,后人常误此“周元亮”为栎园“周亮工”。曾见南京博物院藏《晴树烟岚图》,署款为“周元亮”,点画精细工稳,非清初周亮工所作。栎园作画,余所见仅美国私人藏《枫枝图》一件,多古籀拙朴之气,收录《周亮工全集》卷首。

东坡题《笔阵图》有“不假外物而有守于内者,圣贤之高致也。”书画以笔墨之迹行之,尤应重守“内”而发“外”,重精神而彰形式。

书画印章之乐如聆琴声,在于心会,陶元亮所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也。东坡曾作《醉翁操》自叙云:“琅玡幽谷,山川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琴声何来?!得于天籁也。书画篆刻之乐,要者亦不全在形迹,多在雅意。

唐人孟浩然曾隐居鹿门山,其诗淡泊清远,最可入画。如“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之子期宿来,孤琴侯萝径”“苍梧白云远,烟水洞庭深”“波连海上山,风帆明日远”等句,每能通画意。唐人王维、刘长卿等诗句亦多可入画,历代画家取其意者多矣。然时有画所不能至者,此即无形之诗境也。

张彦远论吴道子画曾云:“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吴氏专心而得画外之旨,庖丁解牛、郢匠运斤等精湛之技皆在实践中所得,守其神而能专其一也。

古陶文乃商周铜器、玺印、货币、刻石之外碑学又一分支。山东潍县陈介祺后,潘祖荫、王懿荣、端方竞相搜求,研究陶文亦一时成风。陈介祺《陶文释存》、吴大澂《簠斋古陶文考释》《读古陶文记》、王献唐《邹滕古陶文字叙》、柯昌泗《季木藏陶叙》等以陶文证史,嘉惠学林。陶文用于书法印章创作,取其朴质天然,古意生动处,寓变化于整体之中,可开一新面也。

古陶文入书法印章,非皆可用,当取精舍粗。其刻板模糊处当舍,其长线、斜线夸张及字形新奇变化处多能通变。高明先生《古陶文汇编》收录汉以前安阳、临淄、郑州等地出土陶文及陶符若干,可备考索。

弘仁曾至庐山凭吊宗炳,感怀竺道生之精微佛理,效仿慧远大师,修行净土宗。其画空阔古秀,冰清玉洁,不染尘鞅,每生空谷禅境,与髡残苍茫圆浑迥异。以近代印人喻之,弘仁如黄牧甫,髡残如吴缶翁。今读弘仁诗“茅屋禁寒昼不开,梅花消息早先回。幽人记得溪桥路,双屐还能踏雪来”,可为其画境注脚也。

东坡云“颜公变法出新意”,“变法”何在?!变二王法也。取二王之前更早之古法,中锋用笔,平划宽结,得篆籀之气。颜公出二王求此古法,面貌一变,故得新意。米南宫批鲁公“丑怪恶札之祖”乃晋人立场,以二王为圭臬也。

责任编辑:hN_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