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只要还有学生,就会继续选择留下来”)
竹岔岛小学,每周一,教师薛倩倩都会和9岁读二年级的学生薛文炫,一起升旗。受访者供图
竹岔岛目前居民仅有30余人,竹岔岛小学现在是薛家岛小学的一个教学点。受访者供图
山东青岛南部,有座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叫竹岔岛,位于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薛家岛东南方向三公里的大海之中,与金沙滩隔海相望。
在这座岛上,有一所以岛名命名的小学——竹岔岛小学。尽管学校里只有一位老师和一名学生,可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一样温馨而有趣——只有两个人的升旗仪式,只有两个人的体育活动,只有两个人的课堂教学。
2月25日,周一,开学第一天。29岁女教师薛倩倩,作为全校唯一的教师,也是名“升旗手”。在9岁的二年级学生薛文炫敬礼、瞩目下,一面五星红旗,于这座总面积仅有0.38平方公里小岛上,升起。
随着岛上居民外出打工、居住,生源减少,原来的竹岔岛小学,如今成为了薛家岛中心小学附属教学点。按照安排,学生升至四年级,就会被带到岸上读书,也正是从去年起,这所小学,仅剩下一位教师和一名学生。
薛家岛中心小学校长毕许彬介绍,岛上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已经在岸上的学校读书了,但教学点就算只有一个学生,学校也要投入现代化的教育资源、派好老师前来上好课,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她是个好老师,岛上条件艰苦,还能过来教学,非常感谢”,昨日,竹岔岛一渔民电话中告诉新京报记者,自己祖辈在岛上,大部分人都到了岛外,“冬天有时天气不好,上岛,上不去,在岛上,也出不来”。
昨日,竹岔岛村王姓村支书告诉新京报记者,岛上目前住户只有30余人,绕岛走一圈的话,只需40分钟。“未来岛上会搞旅游开发,居民基本都会迁出去,那时可能也不会再有学生。”
谈走红
媒体关注到我,其实自己挺普通的
新京报:经媒体报道后,你的故事受到大家关注,说“深受感动”。对这个评价,你怎么看?
薛倩倩:这只是份工作而已,我自己本身也不想被“包装”。其实换做其他老师过来,也会这么做的。只不过媒体关注到了我,自己其实挺普通的,跟千万教师一样,以教书为业。现在只剩一个学生,也要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新京报:你是哪年来到这所小学的,之前是做什么的?
薛倩倩:我是2017年过来的,之前也是名小学老师。其实,我从师范毕业以后,就在薛家岛中心小学教书,算下来,时间也挺长的了,做了五年语文老师。
新京报:当初为何选择来这里?
薛倩倩:竹岔岛小学原来是有老师的,后来她55岁,退休了。2017年9月,我就被学校安排到了竹岔岛小学。这里曾经学生、老师都很多,现在校区合并,这里实际上已经变成教学点了。很多住户,都搬到岸上住,生源自然就少了。渐渐就变成目前这种状况。
新京报:来之前,了解过这所学校吗?
薛倩倩:事先,对这所学校也是有了解的,无非就是,条件比较艰苦,来了之后,比我想象中还要艰苦,但坚持下来,也就不算什么了。现在岛上,实际只有三四十人,很多人都走了,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渔民,我学生的父母也是渔民,靠打鱼为生,留岛对他们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离不开大海。
谈现状
带一个学生不轻松,一人教全科
新京报:介绍下学校的目前情况。
薛倩倩:竹岔岛小学,现在一共五间教室,一间小学教室,一间幼儿园教室,一间综合实践活动室,还有两间办公室。岛上只能上到三年级,到四年级之后他们就只能出去上学,因为年级高了的话,一个老师教不了那么多科,毕竟知识越来越难嘛。
新京报:从何时开始,全校就剩你和一个学生的?
薛倩倩:2017年9月,我刚来时,竹岔岛小学其实还有两个学生,然后去年走了一个,去岛外的齐鲁小学读四年级,目前就剩现在这个学生,读二年级。
新京报:给一个学生上课,感觉如何?
薛倩倩:除了课堂氛围差些,毕竟一对一,其他都挺好的,他照常来上课,我照常授课,就这样上了一年。很多人可能觉得,孩子少,上课不会累,但恰恰相反,还是会很累,因为所有的课,都需要我一个人上,你觉得会轻松吗?
新京报:你和他的关系怎样?成绩如何?
薛倩倩:不过,相对来讲,一个学生,确实管理起来要方便一些,我和学生的关系,也就会比较好,能照顾到他的方方面面,有针对性教学,总比上大课要好些。成绩还挺好的,他学习没有什么问题。
谈工作
每周一,进行两个人的升旗仪式
新京报:平时工作节奏是怎样的?
薛倩倩:一天一般上5节课,从早上8点开始。上午三节,下午两节。虽然现在两个人,我们每周一早上,还是会进行升旗仪式。
新京报:现在都教授哪些科目?会进行备课吗?
薛倩倩: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美术。因为之前是语文老师,所以刚开始教其它课,会有些困难和不适应,只能边摸索边教,现在已经教得很顺利了。备课也是在每学期开学,就制订好教学任务,根据大纲来。
新京报:岛上硬件教学设备还齐全吗?
薛倩倩:教学条件是可以的,设施什么的,还挺完善。多媒体设备,这些该有的都有,和岛外是一样的。学校面积也挺大,有个操场。上音乐课的时候,还有电子琴,我自己是弹钢琴的。
谈交通
困在岛上时,给学生多上会儿课
新京报:你住在岛上吗?
薛倩倩:现在岛上没什么年轻居民,我也不住这,天气好的话,通船,我就出去,天气不好,我才住在这儿。
困在岛上,下不去的话,很无聊,因为每天下午两点半,也就下课了,如果我出不去的话,就会给他多上一会儿课,把后面的课再上一上。
新京报:在海岛上工作,和之前工作相比,有什么特点?
薛倩倩:岛上交通特别不方便,有一次,我有半个月,都不能下岛。这周开学以来,就没有回过家。只有运气好时,才能坐渔民的渔船回家。在夏天,因为游客多,每天都有轮渡,可以上下岛。
坐轮渡上岛,大概要半个小时。如果我是坐轮渡的话是不收费的,但是我要是坐渔船的话,我就得自己出钱。
从11月份到来年5月,游客少,再加上天气不好的时候多,有大雾或是大风,就都没有轮渡。这时我就下不了岛。如果冬天能和夏天一样,每天都可以往返的话,问题也不是太大。
新京报:不能回家时,怎么办?
薛倩倩:岛上交通不方便,也没有超市,所以平时来的时候会带饭。不能回家,就只能到村民家里,或是到学生家里吃,村民家里面以海鲜为主,都是自己打捞上来的,相当于是自给自足了。村里也没有WIFI,有时感觉还挺孤单的。
新京报:岛上还有其他学校吗?
薛倩倩:就这一所。其实严格来说,我们小学旁边还有个幼儿园,不过我们都是属于薛家岛中心小学下面的教学点。她也是一个人,在岛上租房子,带两个幼儿学生。当初她也是被学校安排来的。她来的时间,比我可能长一点,挺不容易,我平时无聊,就跟她说说话。
谈打算
没学生就出岛,有学生继续留下
新京报:现在一个人守着一所小学,想过放弃吗?
薛倩倩:讲实话,如果说没有的话,那肯定是假的,曾经也因为没有人跟我做伴,向总校的校长申请过轮调岗,但是我知道,大家都不愿意来,我硬走,也是行的,但我走了,学生谁带?有时也会跟家人抱怨,但我热爱这个职业,自己选择的路,趁着年轻,历练一下也没什么不好。
新京报:现在还单身吗?未来会一直在岛上吗?
薛倩倩:我今年29岁,还没有结婚。不过男朋友也不想我在这个岗位,经常没办法回去。但是这也是学校的安排,竹岔岛小学也还有学生,如果我走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老师愿意来?
新京报:你的家人是怎样看待这份工作的?支持你吗?
薛倩倩:家人知道我在做老师,但不清楚具体教学情况是怎样的,他们也没有来过岛上,平时我也不怎么向他们提这事,又不解决问题,怕他们担心我,干着急。讲真的,我男朋友意见还是比较大的,他不想我来这儿,他说也没有用。就像刚才说的,我不在学生就没人带,学生这么小,家庭条件也一般,送出去读书,不现实。现在他倒还挺理解我的。
新京报:你今后有何打算?
薛倩倩:我现在这个学生是住在岛上的,家长都住在岛上,他马上三年级,以后也会走的。现在就是基本上能出去的,都出去了。没有学生,我肯定会出岛。只要还有学生,就会继续选择留下来。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豫新出彩 新阶层说】张琴:企业活下去 责任担起来 新阶层贡献新力量
2022-07-01 10:17:27
-
“管家式服务”成廊坊临空经济区金字招牌 率先打造国际航空商贸物流港
2022-07-01 10:13:05
-
福州启动“好年华,聚福州”引才活动 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
2022-07-01 10:11:27
-
环球速看:一线教师说|我所亲历的国际中文教学之路
2022-07-01 09:50:52
-
看热讯: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我的第二故乡厦门
2022-07-01 09:41:26
-
视点!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专家预计全年民企信用债发行或超6000亿元
2022-07-01 09:41:12
-
天天视讯!海外学子说|在捷克留学是什么体验
2022-07-01 09:44:48
-
马尾画好宜居宜业“工笔画” 在完善大交通网体系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2022-07-01 10:09:40
-
世界微动态丨中外研究团队首次精确揭示北京雨燕迁徙规律
2022-07-01 09:57:38
-
世界微动态丨安全教育到身边平安快乐迎暑假
2022-07-01 09:56:08
-
天天资讯:王天定:难忘人生这一站
2022-07-01 09:52:14
-
环球热讯:党群齐上阵 山村处处新
2022-07-01 09:40:29
-
每日消息!雨水箅子缺失 市民担心有安全隐患
2022-07-01 09:53:30
-
环球即时看!“肖本琴”寻亲——一张地市报掀起的新闻大浪潮
2022-07-01 09:39:45
-
环球关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债务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会召开
2022-07-01 09:47:26
-
环球关注:洛阳市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2022-07-01 09:51:44
-
今日快讯:盯数据 盯执法 盯问题
2022-07-01 09:56:43
-
天天快消息!洛轴生产基地落户宜阳
2022-07-01 09:46:33
-
环球简讯:洛阳“市树”拟确定为国槐和法桐
2022-07-01 10:03:10
-
环球微动态丨烈日下奔波的“赶路人”
2022-07-01 10:02:45
-
即时焦点:市领导到山阳区调研工作
2022-07-01 09:40:53
-
当前速递!我市印发《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意见》
2022-07-01 09:47:13
-
环球快讯:三门峡日报小记者新闻采访课开讲
2022-07-01 09:55:16
-
速递!7月登场了 雨水来报到
2022-07-01 09:47:28
-
全球观察:我市举行“五星”支部创建村社干部大比武总决赛
2022-07-01 09:51:53
-
环球讯息:建设企业服务基地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9:54:59
-
全球热推荐:濮阳市首批三十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集中投入使用
2022-07-01 09:47:16
-
【世界时快讯】研究表明“气味相投”更易成为朋友
2022-07-01 09:44:51
-
热消息:房地产“松绑”下的强二线城市:多位中介称客流明显回暖
2022-07-01 10:01:14
-
观天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今起正式施行 有效督促网络平台知识产权协同监管
2022-07-01 09: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