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丹青老师正在为学生讲解小诗与高数的联系及生活哲理。
青岛日报消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人生;用有限把握无限,让瞬间化为永恒……”这不是诗歌鉴赏课,而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数课上理学院的副教授张丹青在高数课中的“有限”“无限”。用诗歌的形式将枯燥无味的高数知识揉到课堂中,让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品味人生哲理,张丹青这样独特的授课方式深受学生喜爱,一组上课照片更使他成为“网红”,甚至在学校引起了“蹭课”的热潮。
“男神”老师让高数课成为蹭课热点
张丹青是石大具有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教授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数》课程,凭借独特的授课方式获得学生给予的“男神”、“会写诗的高数老师”等称号。
“学会收敛,才能有自己的成就。为什么摆动函数没有极限,就是因为他不收敛,一会等于这个,一会等于那个。学习也是如此。每个人的人生是有限的,要用有限的人生去把握无限的可能,才能让转瞬即逝的人生,在他人心中化为永恒的纪念。”这样的句子,融合了人生哲理,又揉入了数学知识,是张丹青在课堂上经常“创作”的。
近日,一组张丹青上课的照片走红网络,尤其在石大学生的朋友圈引起疯狂转载,不少网友羡慕其为“别人家的老师”,而石大其它院系的学生也纷纷表示想去“蹭课”。为此石大官方QQ公众号还发布了张丹青上课的时间和地点,为“蹭课族”推出“蹭课”指南。
“我自工作之初,就开始尝试用不一样的方法讲让学生头疼的‘恶魔’高数,力求让枯燥难懂的高数变得活泼有趣。”谈起这样授课的渊源,张老师笑着表示,自己当初上学时老师授课的方式比较传统,让学生觉得数学很恐怖,“数学本身很枯燥,像一个骨架,但我想把这个骨架变成一个活生生的人,让学生感觉是在和人打交道,这样会比之前更有趣。”
“大一的学生刚进入新的环境,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难度较大的高数课程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张丹青老师在采访时表示,他用开放的心态不断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与学生亲近一点,消减他们的恐惧。
“固定模式教育里的一股清流”
事实上,张丹青自己也一直在享受数学之美。他认为数学并不是没有生命的冷漠符号,而是“跳动的音符”:“公式、定理、方程都是表达宇宙深处最深邃最美妙的心跳。”
三十余年时光,张丹青一直坚持这样的授课方式,同时力求突破,不断创新。在他看来,数学已“融进他的血液里”。“全才”“别人家的高数老师”“大师”……张丹青的小诗引学生纷纷点赞。有同学直呼:“学高数,悟人生,张教授是固定模式教育里的一股清流!”
而这样的教学风格带来的,是学生对高数的喜爱。
安全工程专业2017级的学习委员宋瑞之前一直担心同学讨厌高数,可开学三个月过去了,她发现诗性的课堂如此受大家喜爱,同学都早早来教室抢占前排,还经常有其他专业的来“蹭课”。学生崔梦波也表示:“丹青老师上课时,给我一种真正教育家的感觉,他不会教我们死记硬背,按我们的喜好来教我们知识。”
教学成果优秀奖、优秀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十大优秀教师……这一组荣誉称号是对张丹青教学改革的肯定。而他更看重的,是“学生在享受数学之美、悟出人生哲理并不断生长的精气神”。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豫新出彩 新阶层说】张琴:企业活下去 责任担起来 新阶层贡献新力量
2022-07-01 10:17:27
-
“管家式服务”成廊坊临空经济区金字招牌 率先打造国际航空商贸物流港
2022-07-01 10:13:05
-
福州启动“好年华,聚福州”引才活动 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
2022-07-01 10:11:27
-
环球速看:一线教师说|我所亲历的国际中文教学之路
2022-07-01 09:50:52
-
看热讯: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我的第二故乡厦门
2022-07-01 09:41:26
-
视点!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专家预计全年民企信用债发行或超6000亿元
2022-07-01 09:41:12
-
天天视讯!海外学子说|在捷克留学是什么体验
2022-07-01 09:44:48
-
马尾画好宜居宜业“工笔画” 在完善大交通网体系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2022-07-01 10:09:40
-
世界微动态丨中外研究团队首次精确揭示北京雨燕迁徙规律
2022-07-01 09:57:38
-
世界微动态丨安全教育到身边平安快乐迎暑假
2022-07-01 09:56:08
-
天天资讯:王天定:难忘人生这一站
2022-07-01 09:52:14
-
环球热讯:党群齐上阵 山村处处新
2022-07-01 09:40:29
-
每日消息!雨水箅子缺失 市民担心有安全隐患
2022-07-01 09:53:30
-
环球即时看!“肖本琴”寻亲——一张地市报掀起的新闻大浪潮
2022-07-01 09:39:45
-
环球关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债务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会召开
2022-07-01 09:47:26
-
环球关注:洛阳市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2022-07-01 09:51:44
-
今日快讯:盯数据 盯执法 盯问题
2022-07-01 09:56:43
-
天天快消息!洛轴生产基地落户宜阳
2022-07-01 09:46:33
-
环球简讯:洛阳“市树”拟确定为国槐和法桐
2022-07-01 10:03:10
-
环球微动态丨烈日下奔波的“赶路人”
2022-07-01 10:02:45
-
即时焦点:市领导到山阳区调研工作
2022-07-01 09:40:53
-
当前速递!我市印发《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意见》
2022-07-01 09:47:13
-
环球快讯:三门峡日报小记者新闻采访课开讲
2022-07-01 09:55:16
-
速递!7月登场了 雨水来报到
2022-07-01 09:47:28
-
全球观察:我市举行“五星”支部创建村社干部大比武总决赛
2022-07-01 09:51:53
-
环球讯息:建设企业服务基地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9:54:59
-
全球热推荐:濮阳市首批三十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集中投入使用
2022-07-01 09:47:16
-
【世界时快讯】研究表明“气味相投”更易成为朋友
2022-07-01 09:44:51
-
热消息:房地产“松绑”下的强二线城市:多位中介称客流明显回暖
2022-07-01 10:01:14
-
观天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今起正式施行 有效督促网络平台知识产权协同监管
2022-07-01 09: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