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时报】“想进一流名校,未来的路将变得更窄。”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受之前的明星帮子女作弊进名校丑闻的影响,许多美国大学的录取率创史上新低,其中,哈佛大学录取率从4.59%降至4.5%,耶鲁大学录取率从5.91%降至6.31%,布朗大学的综合录取率由7.2%降至6.6%。而深陷招生作弊丑闻的南加州大学录取率同样创下校史上最低的11%。与此同时,截至4月6日,全国90所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院校已有80多所公布最新政策,与去年相比,今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整体收紧,不少文科类专业更是大幅削减。
丑闻后,美名校“反应迅速”
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等主流媒体看来,尽管影响大学录取率的因素有很多,但众多名校录取率都在今年创下历史新低,显然是有受到此前广受关注的招生舞弊案影响。对于刚刚结束的新一年大学招生,一位主要针对亚洲市场的留学机构负责人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实通过暗箱操作进入名校的渠道一直都存在,不过据我所知,今年走这种渠道的都失败了,可见今年美国大学的把关加强了。”
招生舞弊案暴露了美国大学在招生录取工作中的诸多漏洞,事件发生后,很多学校都迅速采取行动。其中,斯坦福大学在3月底发布一套针对体育特长生的新核实方案。在这套新方案中,学校体育部门的行政领导将会被指定负责相应的大学运动队并且负责审查和确认学生运动员的资质,只有通过审查的体育特长生档案才会被送到招生办公室,这一新措施旨在增加一层核实,防止运动队教练在推荐人选时一手遮天。
在南加州大学,几百名教职工联合致信学校,要求学校更加透明地运作招生流程,并且加强学校教学人员在此事中的话语权。《洛杉矶时报》分析称,在丑闻爆出后,迫于家长和教职员工的压力,不少加州的名校都紧急启动审核早期录取名单的作业程序,其中对于特长招生的严格把关,对于录取率的降低有着一定的影响。
录取率逐年递减是高校版“饥饿营销”?
尽管许多美国主流媒体将众名校录取率新低与招生丑闻联系起来,但在丑闻爆出前几年,美国名校(如布朗大学)的录取率也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不得不“撒大网”,用申请更多学校的方法换来足够的机会和选择,每个学生申请20所大学的情况屡见不鲜,而收到更多份申请使各个学校的录取率进一步走低,造成恶性循环。
一位熟悉美国高校录取的专家表示,事件的联系或许可以反过来思考——之前的招生丑闻并不是名校录取率降低的缘由,而美国高校一直降低的录取率间接造成了这次的招生丑闻。正因如此,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一些学校在去年就已经宣布将不再对外界公布学校的录取率这一重要数据。斯坦福大学的副教务长德莱尔在宣布这一决定时发言称:“学校不应该抢着降低录取率,这种行为不利于学生选择学校,把重点放在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重要的。”
名校降低录取率这一点受到抨击的主要原因便是这种行为正沦为学校“饥饿营销”的手段,却让学生和家长承受越来越多的压力。《纽约时报》指出,正是因为知名学府的低录取率,让进入名校的难度和压力空前加大,许多家长才会考虑通过贿赂和作弊等方法将子女送入名校,从而让犯罪行为拥有越来越大的市场。
可以说,在过去的十年中,大部分美国名校一方面压低录取率,在社会上创造“精英教育”“供不应求”的印象,一方面对学生素质的检验不够透明和严谨,给贿赂和作弊等行为以可乘之机。而在招生舞弊案之后,名校的光环和影响力遭遇了空前的信任危机。希望在未来,美国大学在进一步加强招生录取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能够适当增加录取率,让申请者能够将注意力放到提高真实实力而非寻找捷径上,从而使教育市场进入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收紧自主招生,中国高校更重视教育公平
与美国高校在丑闻爆出后采取更为严格的特长生录取政策相似,中国高校也于近日宣布对自主招生政策的收紧,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曾在中国和美国高校都做过招生官的尼尔(化名)告诉《环球时报》,“中美高校的招生程序有着很大的不同,与美国迫于丑闻改进招生程序不同,中国在新高考改革来临之际,收紧自主招生是贯彻高等教育公平的体现。毕竟中国高校既不会像美国高校那样赋予教练这么大权力,也不会通过降低录取率来施行‘饥饿营销’。”
自主招生政策从2003年开始实施,为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进入重点大学的路径。但在实施过程中,自主招生也曾发生过一些招生不公平的情况,因此在今年年初,教育部对自主招生政策提出“十严格”,导致众多高校对特长生可获加分奖项的类别实行大幅度缩减。在尼尔看来,尽管外界对于中国高校收紧自主招生政策感到忧虑,担忧将回到“一考定终生”的老路上,但对于最广大的学生来说,如何保障所有考生都有相对公平的机会显然更加重要。“事实上,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招生改革一直都在进步,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来临,多元录取必然是未来的主轴,所以外界的许多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豫新出彩 新阶层说】张琴:企业活下去 责任担起来 新阶层贡献新力量
2022-07-01 10:17:27
-
“管家式服务”成廊坊临空经济区金字招牌 率先打造国际航空商贸物流港
2022-07-01 10:13:05
-
福州启动“好年华,聚福州”引才活动 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
2022-07-01 10:11:27
-
环球速看:一线教师说|我所亲历的国际中文教学之路
2022-07-01 09:50:52
-
看热讯:来华留学生讲中国故事:我的第二故乡厦门
2022-07-01 09:41:26
-
视点!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专家预计全年民企信用债发行或超6000亿元
2022-07-01 09:41:12
-
天天视讯!海外学子说|在捷克留学是什么体验
2022-07-01 09:44:48
-
马尾画好宜居宜业“工笔画” 在完善大交通网体系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2022-07-01 10:09:40
-
世界微动态丨中外研究团队首次精确揭示北京雨燕迁徙规律
2022-07-01 09:57:38
-
世界微动态丨安全教育到身边平安快乐迎暑假
2022-07-01 09:56:08
-
天天资讯:王天定:难忘人生这一站
2022-07-01 09:52:14
-
环球热讯:党群齐上阵 山村处处新
2022-07-01 09:40:29
-
每日消息!雨水箅子缺失 市民担心有安全隐患
2022-07-01 09:53:30
-
环球即时看!“肖本琴”寻亲——一张地市报掀起的新闻大浪潮
2022-07-01 09:39:45
-
环球关注:全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政府债务管理专业知识培训会召开
2022-07-01 09:47:26
-
环球关注:洛阳市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2022-07-01 09:51:44
-
今日快讯:盯数据 盯执法 盯问题
2022-07-01 09:56:43
-
天天快消息!洛轴生产基地落户宜阳
2022-07-01 09:46:33
-
环球简讯:洛阳“市树”拟确定为国槐和法桐
2022-07-01 10:03:10
-
环球微动态丨烈日下奔波的“赶路人”
2022-07-01 10:02:45
-
即时焦点:市领导到山阳区调研工作
2022-07-01 09:40:53
-
当前速递!我市印发《关于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意见》
2022-07-01 09:47:13
-
环球快讯:三门峡日报小记者新闻采访课开讲
2022-07-01 09:55:16
-
速递!7月登场了 雨水来报到
2022-07-01 09:47:28
-
全球观察:我市举行“五星”支部创建村社干部大比武总决赛
2022-07-01 09:51:53
-
环球讯息:建设企业服务基地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9:54:59
-
全球热推荐:濮阳市首批三十辆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集中投入使用
2022-07-01 09:47:16
-
【世界时快讯】研究表明“气味相投”更易成为朋友
2022-07-01 09:44:51
-
热消息:房地产“松绑”下的强二线城市:多位中介称客流明显回暖
2022-07-01 10:01:14
-
观天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今起正式施行 有效督促网络平台知识产权协同监管
2022-07-01 09:52:06